本网站使用cookies,仅用于营销目的。
本周市场将聚焦于ISM制造业和服务业数据,以及非农就业报告。
周一,美元兑大多数主要货币继续下跌,截至格林威治时间上午6:41,美国美元指数(USDX)再度下跌0.15%,徘徊在96.6上方。这一跌势将美元指数推至三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投资者对最新美国通胀数据作出反应。上周五发布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报告,即美联储偏好的通胀指标,成为另一个推力因素。尽管总体PCE月度和年度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但剔除食品与能源价格波动后的核心PCE读数高于分析师预期,显示出更为顽固的潜在价格压力。尽管通胀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经济放缓的迹象仍可能促使美联储重新考虑7月降息的可能性。
周一,大多数亚洲股市上涨,为6月录得明显月度涨幅奠定基础,主要受益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可能达成贸易协议的希望。当日投资者还关注中国、日本和韩国发布的新工厂活动数据。此前美国宣布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落实早前日内瓦会谈中拟定的条款,为区域情绪进一步提供支持。此外,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促成的以色列与伊朗的停火协议也缓解了此前压制全球市场的供应链中断担忧。
亚洲市场表现不一,日本股市早盘领涨后略有回调,中国股指则在制造业挑战持续的背景下多数上涨。与此同时,美国股指期货攀升,因市场对潜在减税法案抱有希望,但未来的经济数据与美联储官员讲话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上周五,日本Japan 100和Japan 225指数分别大涨约1.5%,创下自7月中旬以来新高,主要得益于科技股表现强劲。周一早盘出现小幅回调。Japan 225指数有望在6月录得约7.4%的显著月度涨幅,连续第三个月上涨,部分得益于日元走弱。然而,近期数据显示,日本5月工厂产出增长远低于预期,反映出外部需求减弱,主要是受美国对汽车征收关税的影响。
在中国大陆,China SSE指数周一早盘上涨0.6%,China SZSE指数上涨约0.8%,两大指数6月均有望录得逾2%的月度涨幅。相反,香港恒生50指数周一下跌0.26%,尽管如此,仍有望在本月实现5.46%的可观涨幅。尽管市场有所波动,但周一公布的数据表明,6月中国制造业萎缩幅度低于预期,尽管国内生产商仍面临外需疲弱与高企的美方关税压力。此外,韩国5月工业产出连续第二个月下滑,凸显贸易紧张局势对整个亚洲地区的影响。
美国方面,周日晚美股期货上涨,延续上周主要股指创出历史收盘新高的趋势。这波乐观情绪主要受到特朗普总统全面减税法案在参议院推进的提振。上周六,参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一项程序性投票,开启关于特朗普提出的“美丽大法案”的辩论。该法案涵盖减税、财政支出变动与边境安全等内容。上周,受疲软通胀数据引发的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美国主要股指强劲上涨。与此同时,市场对7月9日前达成贸易协议的希望,以及以色列和伊朗停火协议的正面反应,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
展望本周,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包括ISM制造业与服务业报告、非农就业数据在内的关键美国经济数据。此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欧洲央行主办的辛特拉中央银行论坛中一场题为“政策讨论”的小组讨论中发表讲话,市场将高度关注其对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暗示。
上周五,EUR/USD汇率短暂升破1.1750,创下2025年以来最高水平后回落。尽管当日有所回撤,该货币对仍小幅收高,周涨幅达1.66%。即使市场愈发确信美联储将在9月启动降息,此回调仍在所难免。
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核心PCE指数(美联储偏好的通胀指标)同比增长2.7%,高于预期,也高于4月的2.6%。但总体PCE维持在2.3%,与市场一致预期相符。
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信心略有改善。密歇根大学的指数从5月的60.5微升至6月的60.7。消费者对通胀的预期略有缓解,一年期通胀预期由5.1%降至5%,五年期预期从4.1%降至4%。
欧洲方面,欧洲央行管委克拉斯·诺特暗示,到2025年底或再降息25个基点。副行长德金多斯也持鸽派立场,称欧元区通胀正接近央行2%的目标。
市场同时也受到中东局势缓和及美中之间新贸易协议报道的提振。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表示,尽管欧盟年初开局缓慢,但近期经济动能增强,带来达成协议的希望。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证实欧盟正为达成协议与无法达成协议两种情境做准备,保留一切选项。
上周五,黄金价格大幅下跌近1.5%,因在全球经济前景改善之际,投资者撤出避险资产。此次回撤由一系列利好事件推动,包括美中贸易协议正式签署、中东外交进展迹象,以及美国与欧盟、韩国、越南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证实,未来几周可能还将达成更多贸易协议,特别提到中国承诺交付稀土材料。
中东地缘政治紧张也显著缓解。阿拉比亚电视台报道称,以色列与加沙冲突可能在两周内结束。此外,伊朗方面也表现出外交意愿,一位联合国代表表示,若与美国谈判取得进展,伊朗愿意探讨建立地区核联盟的可能性。
上周五,油价小幅收低,为本周画上句号。本周原油跌幅约达12%,为自2023年3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市场情绪在周五午间一度恶化,因四位OPEC+代表透露计划8月增产41.1万桶/日,此前7月已安排类似增产计划。该消息引发市场快速抛售,之后价格才逐步企稳。
本周油价在以色列与伊朗宣布停火后持续承压。此次为期12天的冲突始于6月13日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期间布伦特油价一度升破80美元/桶,随后在特朗普宣布停火后迅速跌至67美元。
周五早盘,美国公布的库存数据显示原油与燃油库存下降,炼油活动增加,需求增强,特别是中馏分油库存大幅下降,提振市场情绪。
亚洲方面,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中国显著增加了从伊朗的采购。根据船舶追踪公司Vortexa数据,中国在6月1日至20日期间日均进口180万桶伊朗原油,创下历史新高。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激增源于冲突前加快运输以及地炼需求改善。
上周五,美国S&P 500指数再创历史新高,从盘中因美加贸易紧张引发的下跌中反弹。
尽管美加贸易争端升级,三大美股主要指数仍实现周线强劲上涨,显示出投资者信心仍然坚挺。
特朗普总统宣布立即中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引发新一轮贸易战担忧。此前,加拿大对美国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特朗普称其“恶劣”,指责加拿大效仿欧盟。
市场一度下挫,但在美中贸易关系改善迹象出现后迅速反弹。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五表示,美中已就稀土矿物运输的关键问题达成一致,为7月9日现有关税休战期限到期前达成协议带来希望。
市场也受到地缘局势持续缓和的提振,包括以色列与伊朗的停火协议和温和的通胀数据,进一步增强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
企业方面,耐克公司公布财年第四季度盈利超预期,股价飙升,并表示公司最困难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本文件中包含的材料不得以任何方式明示或暗示、直接或间接解释为与金融工具相关的投资建议、推荐或投资策略建议。 本文件中包含的任何过去表现或模拟过去表现的迹象都不是未来结果的可靠指标。有关完整的免责声明,请单击此处。